2020年3月28日,如今
抗震支架在技術上越來越完善,但是隨著市場對該產品的需求增加,市面上的抗震支架不僅種類繁多,就連在質量方面也是參差不齊的。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,如今不管是機電工程,還是建筑需求,在抗震支架的發電技術上要求越來越高,今天小編就主要為大家介紹一下抗震支架的發電技術。
如果單單是從技術角度上來說,現在的抗震支架技術并不是完全沒有問題,太陽能光伏支架發電技術中,使用多的是光伏(PV)發電。和光電效應類似,光伏支架材料中的電子接收到光能后會被激發,并進入不同的電子軌道,從而使材料的兩極間出現電壓。
這類材料的制造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重金屬污染,雖然抗震支架發電的單位污染比火電廠要低得多。此外,抗震支架發電遇到的大問題,在于發電效率難以提高,因此具有一定規模的抗震支架電站需要占據大量的空地。在土地資源日益稀缺的今天,這也是一大限制條件。
目前制約抗震支架發電應用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價格,以一盞雙路的太陽能抗震支架路燈為例,兩路負載共為60瓦,(其電池板就需要160W左右,按每瓦30元計算,電池板的費用就要4800元,再加上180AH左右的蓄電池組費用也在1800左右,整個路燈一次性投入成本大大高于市電路燈,造成了太陽能抗震支架路燈應用領域的主要瓶頸。
所以如果抗震支架在技術上有所突破的話,不管是價格,還是其在市場上的運用都會得到很大的改善。